服务热线

400-123-4567
网站导航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房地产市场稳中有变 “租购并举”加速推进——2020年房地产市场分析与2021年展望

时间:2024-09-09 12:53:56 点击次数:

  2020,受疫情冲击影响,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典型的低开平走、持续回升的特点,市场复苏态势良好。剔除疫情影响因素,市场整体仍以为主。一季度,房地产市场受疫情冲击深度下探,多数指标创同期最大跌幅。之后,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和复产复工的全面推进,房地产市场快速恢复,除房屋竣工面积和土地购置面积外,其余主要指标当季均出现正增长,基本接近或超过历史同期水平。1-11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快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2个百分点,房地产业继续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前三季度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速快于GDP增速0.9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33%,比2019年提高0.3个百分点。

  的同时,房地产市场出现一些典型变化。市场分化持续,投资和销售向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省会城市集中。房屋新开工面积回升动力偏弱,仅东部地区保持小幅增长。土地购置意愿先升后降,土地溢价率触顶回落。部分城市房价涨幅偏快,11月银川、唐山、徐州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超过10%,深圳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超过10%。房地产企业分化明显,标杆企业销售形势明显好于中小企业。

  展望2021年,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持续好转,房地产政策仍以房住不炒为总基调,部分热点城市房地产政策将收紧,政策稳中偏紧,住房租赁市场建设提速,租购并举加速推进。基于城镇化进程、城市更新模式、先行指标走势等多因素判断,预计未来行业发展或将遭遇天花板,市场整体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一、2020年全国房地产市场总体运行特征

  2020年,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典型的低开平走、持续回升的特点。特别是二季度以来,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好转,房地产企业复工复产加快,市场快速恢复,除土地购置面积、商品房新开工面积指标外,其余主要指标均由负转正,平均房价涨幅有所上升。

  1.商品房销售形势持续好转,增速由负转正

  房屋销售面积保持低速增长。随着复工复产复市的有序推进,全国经济逐步回温,楼市快速复苏,购房需求进一步释放,带动商品房销售增速由负转正。1-11月,全国商品房共实现销售面积15083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实现销售额148969亿元,同比增长7.2%

  商品房销售率连续5年保持上升。2020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率为75.4%,比2019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创7年来新高,连续5年保持上升态势。

  2.房地产投资韧性明显,累计增速持续回升

  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回升,商品住宅投资占比上升。受项目工程施工连续性的影响,房地产投资具有较强惯性,这是其具有韧性的重要原因。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29492亿元,同比增长6.8%,连续6个月保持正增长。其中,商品住宅投资95837亿元,同比增长7.4%,商品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面积的比重为74.0%,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

  3.新开工面积降幅收窄,回升动力相对偏弱

  新开工面积保持小幅下降。2020年年初,房屋新开工面积出现较大跌幅。二季度起,随着复工复产进程加快,新开工面积有所修复,但受市场整体发展趋势的影响,仍保持小幅下降态势,回升动力偏弱。1-11月,全国商品房新开工面积20.1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

  4.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意愿有所下降,土地购置量缩价涨

  房地产开发企业购置土地量缩价涨。1-11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共购置土地2059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2%,降幅较上半年扩大4.3个百分点,成交价款为13890亿元,同比增长16.1%,土地平均购置价格为6746/平方米,同比上涨22.5%。地价上涨较快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购地更多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集中,导致土地成交区域结构出现显著性变化。

  全国整体土地市场延续回升态势。全国土地招拍挂成交数据来看,20201-11月,招拍挂用地共成交79113宗,面积为24.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7.8%,规划建筑面积为42.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7.9%,成交价款为6.81万亿元,同比增长13.9%。其中,住宅类用地成交24753宗,8.43亿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为19.3亿平方米,成交价款为5.42万亿元,住宅用地成交价款增速略快于全部用地。土地溢价率触顶回落,8月份土地溢价率达到峰值,目前已连续3个月保持下降。

  土地市场区域差异加大。从土地成交面积看,除华北地区外,其余六大地理区域均保持增长,其中东北、华南、西北地区增速较快,增速均超过18%。从土地成交价款看,华中、华北地区出现小幅下跌,其余地区保持增长,其中华南、西北、东北地区增速最快,增速超过30%从溢价率看,华东、华南、华北、西南地区溢价率水平较高,超过11%,西北地区溢价率水平最低。

  5.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速持续回落,企业资金来源由负转正

  企业资金来源增速由负转正。1-11月,全国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达171099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由负转正,比上半年快8.5个百分点。分渠道看,除利用外资下跌外,其余均保持增长,其中企业自筹资金和个人按揭贷款增速超过7%。从同期房地产开发投资占企业资金来源的比值来看,1-11月为75.7%,比上年同期上升0.2个百分点,企业资金链压力略有上升。

  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速连续15个季度保持回落三季度末,全国房地产贷款余额为48.83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2.8个百分点,比上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自2017年一季度起,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速连续15个季度保持回落,由2016年年底的增长27%回落至当前的12.8%,累计回落14.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房地产贷款余额净增4.42万亿,占同期各项贷款净增量的27.2%,比上年同期低6.5个百分点。从房贷利率水平来看,LPR基准利率(5年期)连续8个月锚定在4.65%,保持稳定。

  6.平均房价涨幅有所上升,但三季度房价指数出现回落

  平均房价逼近万元,房价涨幅小幅上升。从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看(销售均价=商品房销售额/商品房销售面积,未考虑成交结构变化因素),1-11全国商品房均价为9876/平方米,同比上涨5.8%,与上年同期相比,房价提高541元,涨幅回落1.3个百分点。但与上半年相比,房价提高238元,涨幅加快2.5个百分点。

  大中城市房价指数出现回落迹象。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08%(加权平均值),比10月回落0.09个百分点;同比上涨4.35%,涨幅比10月份回落0.31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保持回落。

  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城市个数减少。分城市看,11月有36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出现上涨,比上月减少9个城市,上涨城市个数明显回落;二手住宅价格有60个城市环比上涨,与6月持平。在经济面长期向好、人口持续流入、投资保值需求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下,部分一二线城市二手房价格上涨压力上升,房价上涨迹象明显。11月银川、唐山、徐州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超过10%,深圳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超过10%

  一二三线城市房价环比涨幅回落,四线城市涨幅有所上升。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看,11月份,一线城市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二线城市上涨0.1%,回落0.02个百分点,三线城市上涨0.06%,回落0.25个百分点,四线城市上涨0.14%,加快0.14个百分点,一线城市涨幅最大,三线城市回落幅度最大。从二手住宅价格来看,一线城市上涨0.55%,二线城市上涨0.10%,三线上涨0.15%,四线上涨0.10%,一二三线城市分别回落0.050.040.07个百分点,四线城市加快0.12个百分点。

  7.标杆企业整体销售形势较好,行业集中度提高

  标杆房地产企业销售形势整体较好,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201-11月,39家上市房地产企业共实现销售面积52357万平方米,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3.4%,实现销售额73591亿元,增长11.8%。与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期增速相比,分别快12.14.6个百分点。与标杆企业的销售保持增持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小房企房屋销售形势偏紧,压力较大。

  八成以上标杆企业销售额实现正增长。分企业看,有22家企业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其中,恒大、万科、碧桂园、融创占据第一梯队,均超过5000亿元,保利、中国建筑、中国海外、世茂房地产、华润置地、招商蛇口、龙湖地产、绿城中国、新城发展、金地集团、中国金茂等处于第二梯队,销售额超过2000亿元。从增速上看,有33家企业保持增长,其中绿城中国、合生创展等增速较快,均超过50%6家企业销售额同比下降,其中绿地香港、深圳控股、首创置业、新城发展等4家企业跌幅较大,在10个百分点以上。

  二、区域房地产形势

  分区域来看,疫情冲击下的房地产市场加速分化,地区间差异更加明显。

  1.华北、华东、西北房屋销售面积增速相对较快,华中、东北延续负增长

  冀苏浙和西北地区部分省份销售面积增速较快。分省市看,1-11月份有20个省市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出现正增长,其余11个省市区仍保持下降。具体来看,河北、江苏、浙江、山西、贵州及西北地区大部分省区销售面积保持增长,其中甘肃、新疆、宁夏增速较快,超过10%。在下降的11个省市区中,西藏、湖北、吉林、黑龙江、海南、天津降幅较大,超过10个百分点。从绝对值看,江苏、浙江、广东、河北、贵州、山东、甘肃、湖南等省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加规模较大,均比上年同期增加200万平米以上。湖北、吉林、黑龙江、天津等省市销售面积下降规模较大,超过200万平米,特别是湖北省同比下降2073万平方米。

  西北、华东、华北地区销售形势较好。分四大地区看,东部和西部地区保持增长,分别增长5.3%1.9%,中部和东北地区销售延续下降,分别下降3.3%7.5%。分七大地理区域看,西北、华东、华北地区增幅较大,分别为6.654.6个百分点,东北、华中地区降幅较大,分别下降7.57.2个百分点。

  2.房地产投资西强东稳中弱,西北地区增速最快

  九成省份投资保持正增长。分省市看,28个省市自治区房地产投资实现正增长,其中西藏、新疆、贵州、吉林、内蒙古、陕西、山西、四川、上海等9省市增速超过10%。湖北、天津、重庆受疫情及政策影响,投资延续下跌,但跌幅均有所收窄,均在10个百分点以内。

  投资西强东稳中弱,华东地区投资占比接近四成分四大地区看,各地区均保持正增长,呈现出西强东稳中弱的特点。其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最快,增长8.3%,东部地区次之,增长7.4%。中部地区相对偏弱,增幅为3.6个百分点。从七大地理区域看,华中地区投资增速仍为最低值,增长1.9%,西北、西南、华东、华南增速较快,均超过7%

  3.新开工面积地区间差异显著,华北、华东、西北保持增长

  不同省份间新开工走势差异显著。31个省市区中,有14个保持增长,17个出现下降。在增长的14个省份中,新疆、北京、浙江、山西增速最快,分别增长50.44428.517.6个百分点,其余9个省份保持个位数增长。在下降的17个省份中,西藏、贵州、天津跌幅超过20个百分点,海南、四川、重庆、河南、山东跌幅超过10个百分点,不同省市间分化特征明显。

  东部地区一枝独秀,华中、西南地区跌幅超过10%分四大地区看,东部地区一枝独秀,保持小幅增长,其余三大地区均保持下跌。在七大地理区域中,西北地区增速最快,增长9.1%,华北地区次之,增长5.9%,华东地区增长2.9%。其余4个区域保持下跌,其中西南和华中地区跌幅较大,分别下跌12.910个百分点。

  4.华东地区房价涨幅相对较快,西北、东北、华南地区次之

  8省市房价超过万元,5省市平均房价出现下跌。1-11月,各省市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涨跌不一,有26个省市保持上涨,5个省市出现下跌。具体来看,西藏、上海、宁夏、浙江等4省市房价涨幅超过10%,黑龙江、重庆、新疆、贵州、广西等省市区平均房价有所下跌,跌幅均在5个百分点以内。从绝对价格看,有8个省市平均房价超过万元,均位于东部地区,有8个省市房价低于7000元,除河南、湖南外均位于西部地区。

  华东地区平均房价涨幅最高。分四大地区看,各地区平均房价均保持上涨,其中东部涨幅最快,平均上涨7%,中部地区涨幅最慢,平均上涨2%。分七大地理区域看,除华中小幅下跌外,其余各地区均有上涨。其中,华东地区涨幅最大,同比上涨8.4%,西北、东北、华南次之,分别上涨6.14.74.6个百分点。

  5.区域间投资销售延续分化,重点城市群差异明显

  地区间延续分化,长三角投资销售两旺,京津冀指标间出现背离,川渝地区增速不及全国平均水平。1-11月,在4个直辖市中,北京、上海投资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均保持增长,天津和重庆则均保持下跌。从四大重点城市群来看,长三角地区投资销售两旺;珠三角地区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但销售与全国平均增速基本持平;京津冀地区投资偏慢,但销售形势较好;川渝地区投资销售增速均慢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来看,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共完成房地产投资33495亿元,同比增长7.8%,实现销售面积32270万平方米,增长6.8%;珠三角地区(广州、深圳、东莞、惠州等9城市)实现投资11327亿元,增长8.9%,实现销售面积7344万平方米,增长1.4%。京津冀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完成投资10412亿元,增长2.4%,实现销售面积6786万平方米,增长4.3%。川渝地区(四川、重庆)完成投资10635亿元,实现销售面积16752万平方米,分别增长5.90.6个百分点,增速均不及全国平均水平。

  三、影响2021年房地产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启之年,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加快构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们更应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房地产市场也要有。从的方面看,房住不炒仍然是主基调,因城施策仍是地方发挥主体责任的主要手段,市场整体政策环境及基调保持稳定。从的方面看,房地产分化进一步加剧,中央更加重视住房问题,租购并举加速推进,大城市住房矛盾将得到有效缓解,房地产市场趋向平稳增长。

  1.发展新阶段房地产业需在更高层面上服务发展大局

  2021年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关键节点。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在房地产方面,公报提出,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完善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机制,探索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按照规划建设租赁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这为未来五年我国房地产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均衡发展”“房住不炒”“租购并举”“加大保障房供给等关键词将成为十四五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点,房地产要在更高层面上服务于发展大局。

  2.“房住不炒定位决定了房地产市场的基本盘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冲击的影响,各地政府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出台诸多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复苏,如降低预售条件、降低预售监管资金的留存比例或使用标准、土地出让款的延期与分期支付、延期缴税、降低人才落户与购房门槛、提供购房补贴等,楼市政策呈现宽松态势。与此同时,中央层面继续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落实城市主体责任,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期目标。下半年,面对长三角、珠三角为首的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过快问题,中央政治局会议重提房住不炒,明确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住建部也两次召开房地产工作座谈会,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差异化调控,金融监管部门从宏观层面加强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加快推进,热点城市调控升级。

  展望2021年,房地产政策仍以稳为主,房住不炒的定位将长期坚持,这也决定了2021年房地产市场的基本盘,不会出现大幅增长或下跌。从资金面来看,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复苏,货币政策力度将弱于2020年,社融规模增速会低于2020年。同时,试行近半年的三条红线新规将于202111日起全面推行,成为约束房地产企业盲目扩张的重要紧箍咒,2021年金融政策环境将紧于2020年,但在个人消费端将保持相对稳定。与此同时,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带动作用继续增强,现代化都市圈加快构建,保障房建设和供给再次提速,这些因素将支撑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增长,不出现大幅波动。总体来看,房地产市场仍以稳为主,租购并举”“租购同权将成为未来市场的重要推进方向。

  3.大城市成为2021年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关注点和增长点

  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规律,人口存在向明显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集中的趋势,这也是大城市住房问题更加突出的重要原因。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门提出,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这既是基于问题导向,对当前突出问题的应对之策,也是基于目标导向对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长远考虑。

  根据有关数据,当前我国共有91个大城市,其中超大城市6个,特大城市9个,型大城市13个,型大城市68个。2019年,这91个大城市的房地产投资、商品房销售面积、商品房销售额分别占全国的69.357.570%,是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中坚力量。但从这91个城市的房价水平来看,均高于全国平均房价水平。根据数据测算,2019年超大城市商品房平均价格为19019/平方米,特大城市为13480/平方米,型大城市为12058/平方米,分别是全国平均房价的2.041.451.30倍。这些城市的房价涨幅也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涨幅,住房矛盾更加突出。与2010年相比,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型大城市平均房价分别上涨94.1%105.6%90.3%,均快于同期全国房价85%的平均涨幅,特别是9个特大城市,涨幅比全国快20.6个百分点。

  房价过高、租房困难、市场混乱成为制约大城市住房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人口流动类型上看,91个大城市中有54个城市都属于人口净流入类型,特别是城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以上的28个城市中,仅有2个城市为人口流出型,其余26个城市都属于典型的人口净流入型,住房问题也最为突出,这将是2021年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关注点。

  在调控思路上,除了坚持前期房价调控的基础上,预计会更加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土地供应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也将积极探索建设租赁住房。在租购同权方面,将逐步提高租房群体在享受公共服务上的同等权利水平,并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

  4.部分先行指标预示楼市存在平稳回落可能

  我国城镇化进程已进入中后期,城镇新增常住人口连续4年保持下降。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已进入中后期,城镇新增人口规模将缓慢下行。2019年,城镇新增常住人口1706万人,连续四年保持下降,平均年降幅为6.16%。预计未来城镇人口净增量仍有可能保持回落。作为房地产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进程将直接影响到市场的整体规模。

  土地购置和新开工面积等先行指标保持小幅回落。从新开工面积和土地购置面积两个先行指标来看,土地购置面积在2011年达到峰值,近年来保持波动下降态势。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在2013年达到阶段性峰值,随后连续四年低于峰值水平,直至2018年和2019年,受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影响,新开工面积规模才再创新高。但当前支撑房屋新开工保持增长的环境已经发生改变,特别是三道红线的监管新政将基本终结企业的快速周转经营模式,企业的新开工意愿将会受到影响,预计未来房屋新开工将保持回落态势。

  城市更新模式从拆旧建新功能完善转变。十三五期间,棚户区改造作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心,是支撑整个房地产市场保持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去库存任务的基本完成和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棚户区改造开始向老旧小区改造转变。与棚户区改造的征收——拆迁——建设模式不同,老旧小区改造是在保留现有小区的基础上,通过改造完善小区配套和市政设施,提升社区的养老、托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不仅不会派生出住房需求,反而会因为小区生活环境的提升而吸引部分住房需求进入,对新建住房市场形成挤出,预计新增房地产需求会稳中有落。

  综合以上多方面因素,房地产市场整体或将面临天花板,但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发展协调性、均衡性将有所增强。

  四、2021年房地产市场展望

  2021年,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疫苗研发的持续推进,房地产市场将逐步摆脱疫情影响,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受2020年房地产单边上行走势的影响,2021年房地产市场指标将会呈现出前高后底、逐月回落的走势特征。根据有关预测模型,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及房地产政策走向,预计2021年全年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增长,基本以个位数为主,个别指标会出现小幅回落。主要指标预测情况如下:

2 2020-2021年全年房地产主要指标预测情况

单位:亿元,万平方米

  1.商品房销售面积出现小幅回落

  2021年在经济稳步恢复背景下,刚需和改善性需求会继续稳步得到释放,但释放程度会有所减缓,加上2020年房地产销售面积基数呈现前低后高的趋势,因此,2021年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大概率会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同时,房住不炒使得投资性购房需求进一步遏制,租房市场的完善和租购同权的推进也使得需求者更加理性,不排除出现小幅下跌的可能。整体来看,预计2021年全国房地产销售面积会小幅下跌0.7个百分点,销售额保持低速增长,增长5.1个百分点。

  2.房地产投资增速将达4%左右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情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进一步减小,房地产投资将会保持平稳增长。一方面,在建项目工程将的投资惯性和保障房建设的提速将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形成有力支撑。另一方面,2021年开始全面执行的三条红线融资新规使得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压力有所上升,企业拿地将更加谨慎,土地购置和新开工面积在2020年保持小幅回落也预示着明年投资增速将有所回落。预计2021年房地产投资增长3.9%,比2020年回落2.4个百分点。

  3.房价整体保持平稳微升态势

  2016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后,地方政府严格落实房地产调控的主体责任,实施n>因城施策措施,实施精准调控,房价涨幅得到有效控制,多数年份房价保持个位数增长。随着十四五规划建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接连继续强调房住不炒,房地产市场预期更加清晰,全国房价整体保持基本平稳,维持窄幅波动、轻微上升趋势,预计全国整体房价涨幅在5%左右。同时,随着房地产区域分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剧,房价分化将更加明显,人口持续流入、经济发展潜力充足、交通优势明显的城市和地区仍存在上涨压力,保持较快增长,但那些人口持续流出、经济发展潜力不足、交通位置偏远及前期涨幅过大的地区存在房价调整可能,需警惕城市房价惯性下降带来的风险。

  4.房地产市场区域分化进一步加剧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进入中后期,城镇人口规模将告别单边增长,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成为驱动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随着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的构建,经济和人口将进一步向城市化地区集聚,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充足的就业空间、良好的公共服务、便利的交通成为吸纳人口的关键因素,也成为支撑房地产市场继续繁荣的关键因素。房地产市场结构性需求差异会进一步体现,经济韧性强、人口流动性强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市场表现将会更好,仍保持增长,但部分人口流出明显的地区可能会出现负增长。具体来看,预计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城市群和重点都市圈周边会有更好的发展,其他地区需更多关注房地产市场过度调整的风险。

  (作者: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 高聚辉、杨颖,刊发于《房地产动态》2020年第24期)

Copyright © 2012-2020 星云-星云娱乐仪器分析类制造商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琼ICP备54123456号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某某工业区88号 电话:400-123-4567 邮箱:admin@youweb.com

关注我们

平台注册入口